我是三寶媽,三個鵝子,半歲、四歲、六歲。生了三胎又全職帶娃,你問我是不是很厲害做“媽媽”,我可以很認真的跟你說並、沒、有。
同個媽生、同樣的方式教養,三兄弟的性格卻完全不同。哥哥懂事敏感、弟弟固執又傲嬌,肥金呢?急著長大跟哥哥們一起玩的男孩兒…………😂
沒有一本書或一個方程式教你怎麼養孩子,也不是生了很多胎就代表你很厲害當媽,不是這樣的。每個小孩都是獨一無二,適合你家孩子的教養方式在我家未必 work,所以千萬不要用嘴巴去教別人怎樣當媽媽。
就好像……
明明我都是用一樣的方式帶孩子,為什麼肥金的頭歪了呢?
明明一一小時候 finger food 吃得很好,現在卻整天要人喂?
明明我都是用一樣的教養方式,為什麼哥哥比弟弟更願意幫忙家務?
老實說,我也搞不懂。🤷🏻♀️
「媽媽」這個名詞背負太多太多,就不要再把任何過錯都歸咎在媽媽的身上了,這世界需要更多的溫暖還有善意,那些冷嘲熱諷讓她爛死在肚子裡吧。不懂得說話就閉上嘴巴,媽媽的心敏感又脆弱,禁不起一次又一次的暗懟。
孩子做麼一直吐奶的?(媽媽的奶有風)
──你才有風!你全家都有風!
孩子做麼不吃肉的?(媽媽沒煮肉)
──他要當草食動物是我能控制的嗎?
孩子做麼那麼瘦的?(媽媽沒喂飽)
──爸爸不可以喂的咩!
孩子做麼生病的?(媽媽沒顧好)
──孩子生病我也很無奈好嗎!
孩子做麼沒叫人的?(媽媽沒教)
──你是皇親國戚?見到你都要請安?!
普罗大众的既定印象都認為孩子的事就是媽媽的事,有事都心疼孩子,那誰來心疼媽媽?懷胎十月、一個人拼了老命把孩子生下,孩子照顧得好是必需的,顧不好就是媽媽的錯。
這樣,真的有對嗎?
有事沒事都媽媽媽媽媽媽媽媽媽媽媽媽,爸爸咧?爸爸在哪裡?孩子不是兩個人的嗎?為什麼獨自承受的總是媽媽?產後憂鬱症真的不是沒有原因的,整個大環境對「媽媽」太苛刻。🥶🥶
育兒不容易,自從孩子出世以後「女孩」就一夜長大成「地表最強媽媽」,一關闖一關,總有打不完的怪,經驗值不斷攀升卻做不了王。「為母則強」這四個字究竟是枷鎖還是翅膀,只有自己知道 。
縱然我的玻璃心也曾被摔爛了很多次,但我感謝這條路有鵝子們的笑聲縈繞。
謝謝你們來當我的寶貝。
這一路的風雨,有我為你撐傘。
.
.
.
#蔴蔴的育兒紀事
#育兒大小事
#育兒這件事
#我的育兒人生
#蔴蔴碎碎念